中新社長春6月23日電 到“十四五”末期,吉林省糧食總產量計劃登上800億斤新臺階。這個產糧大省同時提出,到2025年,有效遏制黑土地退化,黑土耕地質量持續提升。
剛剛閉幕的中共吉林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集中力量補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吉林省官媒《吉林日報》23日刊文,對《決定》提出的“84549”現代農業發展計劃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大工程”予以詳細闡釋。
中國東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地處這一區域中部位置的吉林省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承擔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責任,糧食產量連續七年保持在700億斤以上。
據吉林省農業農村廳數據,2019年吉林省糧食總產量比上年增加49億斤,增長6.7%,凈增加量位居全國第一,占全國總增量的41.2%。
吉林省提出的“現代農業發展計劃”包括:到“十四五”末期,糧食總產量登上800億斤新臺階,保護性耕作技術實施面積達到4000萬畝,建成高標準農田5000萬畝,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到4000億元人民幣,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0%以上。
吉林省還提出了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大工程”,其中的第一項即是黑土地保護利用工程。據介紹,吉林省將推進公主嶺、農安、榆樹等9個縣(市)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完善黑土地保護獎補措施,允許市縣按照國家要求統籌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中的相關涉農資金。
按照計劃,到2025年,吉林省將有效遏制黑土地退化,黑土耕地質量持續提升,全省保護性耕作面積占適宜區域耕地面積的70%左右,化肥農藥利用率要達到40%以上,使用量繼續保持負增長。(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孫博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