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吉林新聞10月14日電 每年的10月14日,是世界標準日。當天上午,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共同舉辦了“吉林省水污染防治標準體系研究”科研成果新聞通報會,旨在宣傳用標準保護綠水青山、用標準保護地球家園。
會議現場 趙雪/供圖
省市場監管廳高度重視水污染防治標準化工作。2016年以來,圍繞水污染防治,組織制修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等10項地方標準,作為水污染防治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有益補充。實踐證明,單個標準難以獨立發揮作用,只有與相關標準協調推進,成體系地集成發力,才能充分發揮效應。目前,吉林省水污染防治標準體系還不夠完善,覆蓋面不全,不能很好地滿足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求,迫切需要從專業的角度,加強頂層設計,系統梳理水污染防治行業發展現狀和標準化現狀,構建科學合理、層次清晰、先進適用的標準體系框架,為更好地推進水污染防治標準化工作提供方向性指引。
2019年,在省生態環境廳的推薦下,省市場監管廳將“吉林省水污染防治標準體系研究”列入吉林省標準化戰略專項計劃。歷時一年多,成功搭建了《吉林省水污染防治標準體系框架》,編制了《吉林省水污染防治標準體系明細表》。10月9日,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10月14日是第51屆世界標準日,主題是“標準保護地球”。值此歡慶之際,省市場監管廳會同省生態環境廳正式發布“水污染防治標準體系框架和標準明細表”!都质∷廴痉乐螛藴鼠w系框架》分為三級層次。第一層級是基礎標準;第二層級按照水污染防治重點環節分為水源地保護、水環境質量、污染控制等10個方面,第三層級細化了水污染防治各環節的重點內容和標準需求!都质∷廴痉乐螛藴拭骷毐怼肥崂憩F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共287項,提出標準制修訂計劃22項。
《吉林省水污染防治標準體系框架》和《吉林省水污染防治標準體系明細表》是水污染防治所需標準的科學總結,為吉林省水污染防治標準體系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和實用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法規與標準處處長孟慶軍介紹:多年來,吉林省以提高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建設美麗吉林為目標,完善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建設,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標準,扎實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得到改善。
今年1-9月,該省重點流域48個國家考核斷面中,優良水體比例77.1%,同比上升11.1個百分點;黑臭水體消除率為98.9%;遼河、飲馬河流域和查干湖污染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該省納入國家重點監管的1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或優于三類的比例達到100%。
吉林省先后出臺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糠醛污染物控制要求》,開展了《吉林省水污染防治標準體系研究》,體現了標準在改善流域水環境的積極作用,確保完成碧水保衛戰的各項任務目標。
“十四五”期間,將繼續優化水污染防治標準體系,重點開展吉林省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督管理、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吉林省農業面源污染、黑土地保護及環境影響評價后評估等領域的標準化方面的研究。用“標準保護地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神圣責任,任重道遠。
呂德利介紹相關情況 海龍/供圖
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標準化管理處主任科員呂德利表示:值此世界標準日之際,省市場監管廳會同省生態環境廳正式發布《吉林省水污染防治標準體系框架》、《吉林省水污染防治標準體系明細表》,目的就是為全省水污染防治標準化建設提供方向性指引,闡明水污染防治標準制修訂重點,避免盲目性。同時,為全省水污染防治管理和技術人員全面、系統地掌握水污染防治發展趨勢和標準化現狀,了解所需水污染防治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情況提供了可靠信息和指南。
十四五期間。省市場監管廳將繼續與省生態環境廳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加強生態環境污染防治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力度,完善生態污染防治標準體系;加強生態環境污染防治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提升標準化服務能力;探索開展生態環境污染防治標準化試點建設,爭取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環境污染防治標準化模式,為全省經濟社會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吉林提供有力技術支撐。(海龍 趙雪)
(來源:中新網吉林)
(編輯:王思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