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16.9億噸,同比增長3.6%,完成貨運收入1877億元,同比下降4.2%。其中,6月份日均貨物發送量突破1000萬噸,創今年以來每月日均貨物發送量新高。
非常時期彰顯鐵路力量。面對疫情給物流供應鏈帶來的嚴重影響,鐵路部門發揮自身優勢,加強貨運組織,堅持疫情防控和貨物運輸“兩手抓”,將貨運增量行動與國家發展戰略相結合、“公轉鐵”措施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開辟綠色通道,下浮部分貨運雜費,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制定“一企一策”運輸方案。堅持“以貨補客”,在“點對點”“一站式”“包列車”“包車廂”服務返程返崗、助力復工復產的同時,深入實施貨運增量行動,不斷優化貨運產品供給,全力組織貨運上量增收,1至4月份累計完成貨物發送量10.9億噸,同比增長2.4%,為全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運輸保障,也為穩住經濟基本盤、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積蓄了力量。
貨運發展勢頭強盛,盡顯鐵路踐行為民服務的責任與擔當。鐵路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有鐵路經過的地方,就能夠將區域內的資源優勢、人力優勢等轉化為經濟優勢,既能夠提高區域內發展的影響力,又能夠增強廣大民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隨著“公轉鐵”政策的大力推進,企事業單位的多種商品物資通過鐵路貨運進行輸送,鐵路具備承載量大,不受氣候影響的運能特點,不但令企業貨主降低了自身的物流成本,而且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升,使得鐵路貨運實現連續三年的貨運總量增長的發展趨勢,這是一場路企雙贏的戰略合作,也是路地聯手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有力舉措。
與此同時,鐵路不斷深挖運輸潛力,優化貨物列車開行線路,擴大萬噸重載列車開行范圍,以高效的生產組織促進貨運上量,為鐵路貨運增量行動提供可靠的運力保障。據筆者所知,鐵路部門當下還實行大宗貨物和零散貨物運輸兩手抓,助力地方日用百貨等物資運輸;不斷擴大開行各種班列規模;全面優化運用車輛資源,做到客戶有需求,車源有保障,極大增加了運能....。。生產資料、生活用品的流通,全社會經濟才有了重新“盤活”的動力,疫情之下的社會經濟在短時期內得到迅速的“滿血復活”。增長的貨運量,是經濟復蘇的成果,更是鐵路勇于擔當的戰果。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鐵路貨物運量的穩步增長預示著我國經濟發展正在逐漸好轉。唯有堅定信念、慎終如始,才能在這個不平凡的一年駕馭著奔騰不息的貨運“長龍”一路風笛嘹亮,持續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動,助力經濟在逆行沖實現強勁增長。(王洪波)
(來源:中新網吉林)
(編輯:)